设计模式之禅——访问者模式

引:一个对象结构包含很多类对象,他们又有不同的接口,而你想对这些对象实施一些依赖于其具体类的操作,接可以使用访问者模式

定义

封装一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,它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。——行为类

它的通用类图如下:

visitor

我们看看类图中几个角色的职责:

  1. Visitor抽象访问者:声明访问者可以访问哪些元素,具体到程序找那个就是visit方法的参数定义哪些对象是可以被访问的。
  2. ConcreteVisitor具体访问者:它影响访问者访问到一个类后该怎么干,要做什么事情。
  3. Element抽象元素:声明接受哪一类访问者访问,程序上是通过accept方法中的参数来定义的。
  4. ConcreteElement具体元素:实现accept方法,通常是visitor.visit(this),基本都形成了一种模式了。
  5. ObjectStruture结构对象:元素产生者,一般容纳在多个不同类,不同接口的容器,如List,Set,Map等,在项目中,一般很好抽象出这个角色。

接着看看具体的通用源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// 抽象元素
public abstract class Element {
// 定义业务逻辑
public abstract void doSomething();
// 允许谁来访问
public abstract void accept(Ivisitor visitor);
}

// 具体元素
public class ConcreteElement1 extends Element {
// 完善业务逻辑
public void doSomething() {
// 业务处理
}
// 允许哪个访问者访问
public void accept(Ivisitor visitor) {
visitor.visit(this);
}
}
public class ConcreteElement2 extends Element {
// 完善业务逻辑
public void doSomething() {
// 业务处理
}
// 允许哪个访问者访问
public void accept(Ivisitor visitor) {
visitor.visit(this);
}
}

// 抽象访问者
public interface Ivisitor {
// 可以访问哪些对象
public void visitor (ConcreteElement1 el1);
public void visitor (ConcreteElement2 el2);
}

// 具体访问者
public class Visitor implements Ivisitor {
// 访问el1元素
public void visit(ConcreteElement1 el1) {
el1.doSomething;
}
// 访问el2元素
public void visit(ConcreteElement2 el2) {
el2.doSomething();
}
}

// 结构对象 产生不同的元素对象,可以用工厂方式模式模拟
public class ObjectStruture {
// 对象生成器,通过工厂方法模式模拟
public static Element createElement() {
Random random = new Random();
if(random.nextInt(100) >50) {
return new ConcreteElement1();
} else {
return new ConcreteElement2();
}
}
}

// 场景类
public class Clien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for(int i = 0; i<10; i++) {
// 获取元素对象
Element el = ObjectStruture.createElement();
// 接受访问者访问
el.accept(new Visitor());
}
}
}

应用

优点

  1. 符合单一职责原则。具体元素角色负责数据的加载,访问者类负责报表的展现,职责明确。
  2. 优秀的扩展性。报表不同只需要修改visit方法。
  3. 灵活性非常高。

缺点

  1. 具体元素对访问者公布细节,不符合迪米特法则。
  2. 具体元素变更比较困难。
  3. 违背了依赖倒置原则,访问者依赖的是具体元素,而不是抽象元素。

使用场景

  1. 一个对象结构包含很多类对象,他们又有不同的接口,而你想对这些对象实施一些依赖于其具体类的操作,也就是说用迭代器模式已经不能胜任的情景。
  2. 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不同并且不相关的操作,而你想避免让这些操作“污染”这些对象的类。
  3. 总结:在这种地方一定要考虑使用访问者模式:业务规则要求遍历多个不同的对象,迭代器只能访问同类或同接口的数据,而访问者模式是对迭代器模式的扩充,可以遍历不同的对象,然后执行不同的操作。访问者模式还可以充当拦截器的角色。

最佳实践

访问者模式一种集中规整模式,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重构的项目。通过访问这么欧式可以很容易吧一些进行梳理,达到最终目的——功能集中化。

参考

  1. 《设计模式之禅》